申城十二时辰 水环境时刻在线守护

 

一、工作背景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太湖流域最下游,河网水系密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长期以来,上海市水质监测以手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为主,监测因子和频次各有差异,与预警监测和实时监控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要求建立“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明显提升。为满足水环境管理新需求,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布设,构建涵盖省界来水、饮用水水源地和各区考核断面、特定功能区的上海市地表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上海市于2015年正式启动建设地表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覆盖全市主要水体,将实时监测、实验室分析、在线监控、流动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力争做到全面、客观、真实、系统地反映水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二、工作举措

(一)系统谋划,完善预警监测体系布局

根据涵盖省界来水、饮用水水源地和各区考核断面、特定功能区的目标,逐步构建完善以水质自动站为核心的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其中,省界来水监测以“量质同步,监控预警”为目标,全面覆盖上海接壤太湖流域省界来水的主要来水河道,包括沪苏边界、沪浙边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并进行水质水量同步监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遵循“水源保障,安全预警”原则,聚焦长江口和黄浦江上游“四大水源地”;考核断面监测以“完善布局,科学评估”为核心,“反映状况,治理成效”为目标,以全市主干河道和市、区级考核为重点,兼顾杭州湾、长江口等水域,实现全面预警监测和评估,助力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特定功能区监测以“功能拓展,强化服务”为指导,拓展如淀山湖、泵站放江、工业区周边水质、长江口生态敏感区、边滩等特定功能区监测,满足特殊管理需求。

(二)统筹推进,高效先进实施站点建设

优选“稳定性”。在水站建设周期短、时间紧的情况下,为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在技术指标制定时以稳定性优先为原则,确保监测项目的指标技术可成熟运用,保障水站长期稳定运行。

确保“延续性”。根据上海地区水站建设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建成水站,根据已有体系特点,考虑技术指标的延续性、可比性及统一性,对已有水站进行改建、完善和更新。在经济上,有效避免了前期投资浪费;在技术上,较好实现了体系延续性以及数据可比性。

拓展“特殊性”。在水质自动站补全常规因子的同时,针对饮用水源地、省市边界、泵站放江、工业区周边等特定功能区水质特点,拓展特征监测指标,有针对性地提高饮用水源地监测预警能力、蓝藻水华评估能力、泵站放江监控能力,为环境管理提供水质预判。

探索“创新性”。推进小微站、视频和人工智能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构建多种监测手段相融合的监测体系,提高水质预警监控和评估精细化管理,为全面推进水质稳定达标,提升水环境质量监管和决策水平提供支撑。

(三)强化预警,建设预警监测信息平台

以全市水环境预警监测数据为基础,将预警监测体系与管理平台系统等技术结合,构建基于GIS技术的全市水环境预警监控信息平台。2019年初,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平台由现场端站点智能化管理软件、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价信息平台、水环境移动应用组成,具备智能运维管理、数据质控管理、数据审核管理、数据综合展示分析评价、水质预警预测、远程实时监控等功能。

三、实施成效

(一)大幅提升水质预警能力

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已完成水质在线监测数据采集2亿多条,并实现与外单位数据共享2000多万条。利用平台实现了小时数据的实时采集,可应用于水质预测预警、水质模拟扩散分析、区域及全市水质评价等。利用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开展了汛期水质预警分析,精准反映泵站放江对城市河道水质的影响。近年来积累的大量水质在线数据,为“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开展水环境预警分析和水质评价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水环境的精准化、智慧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有效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安装在水源地的水质预警自动站充分发挥“卫士”作用,实时跟踪水质变化,为精准判断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拓展监测因子后,挥发酚、生物毒性、蓝绿藻及卫生学指标等特征因子在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征因子的监测设备较为灵敏,当出现超标时,第一时间启动预警响应,不仅有效保障日常饮用水源安全,还在上海进博会等重大活动以及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精准助力全市水质改善

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信息平台自2019年运行至今,共编制并向各区发送了500余份预警报告。各区积极查找原因,响应了400余次,通过上下游排摸和溯源分析为水环境管理、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普及水环境水生态知识

自2017年来,上海市多次开展了市、区两级生态环境设施开放的活动,部分地表水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公众进行定时开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相关科普和宣传教育,让公众进一步了解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专业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青浦等区在社交平台上通过直播的方式“云介绍”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受到公众的好评。苏州河浙江路桥国控水质自动站入选第一批全国100个“最美水站”。

四、结语

从每月一次的监测到全天在线守候,上海市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为全面推进水质稳定达标,提升水环境质量监管和决策水平,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水生态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构建多种监测手段相融合的监测体系,进一步掌握了水质变化和污染扩散规律,为污染预警预报、风险评估和污染成因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防范区域环境风险、污染成因分析、高效调度治理污染源头等污染防治攻坚措施提供辅助支撑。

 

 

创建时间:2022-11-11 16:11
浏览量:0
首页标题    行业新闻    申城十二时辰 水环境时刻在线守护